近兩年,為下好全域旅游這盤棋,永安市著力實施“旅游+”戰略,加快旅游與農業、體育、文化、交通等要素的多元化深度融合,開啟了旅游與其他產業共同發展的新路徑。
旅游+農業。結合新農村建設,通過鼓勵支持本地企業、農戶加強對鄉村旅游商品特別是特色農產品,如本地筍干,冬筍、黃椒醬、金線蓮、鐵皮石斛、吉山老酒等產品的經營開發,做好“旅游+農業”文章。2017年5月份永安市青水畬寨農產品交易市場開始籌備建設,同年8月初正式營業。其中一期投資1200萬元,市場設置了農產品交易中心、倉儲物流配送中心、恒溫保鮮儲藏庫、農產品檢測中心等綜合功能,為農場品進入市場提供了“一站式”服務,讓當地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永安洪田鎮大科村推出了特早蜜桔采摘游,小陶鎮美坂村推出柚子采摘游,西洋鎮內爐村推出了芙蓉李采摘游。
旅游+體育。結合體育賽事,做特“旅游+體育”文章,推動旅游新業態發展。近年,我市已投入1.5億元開發建設了山地自行車公園,成功舉辦了第十九屆、二十屆國際奧委會主席杯全國百城市自行車預賽(永安賽區)、總決賽。1月29日,永安后溪河景觀改造提升工程一期基本完,正式向市民開放,成為市民散步、健身的好去處。據悉,后溪河流域景觀改造提升工程是從北大橋開始至東門橋最后至鐵路醫院小橋,全長約3.3公里,總規劃面積約70000平方米。
旅游+文化。深入挖掘當地的文化資源內涵,積極探索旅游與文化的交融點。2017年,青水畬族鄉成功舉辦了第二屆“‘三月三’畬鄉文化節”活動。僅活動當天,就吸引了3萬多名游客。本鄉文藝骨干展現了打黑獅、大腔戲、竹竿舞、山歌對唱等畬族特色民俗文化。據悉,此項活動今年將繼續舉辦。小陶鎮為了保護和傳承漢劇文化,整合已有的3個漢劇團,2017年成立了小陶鎮漢劇團并將漢劇的傳承保護納入鎮政府文化經費預算中,將原來的3個劇團的骨干成員送出去參加專業培訓或請老師到劇團指導。目前,永安已在洪田鎮馬洪村建立中央紅軍標語博物館,在槐南鎮建立安貞古幣博物館。
旅游+交通。1月17日,永安積極響應省政府要求,省內首個縣級路長辦公室在永安正式掛牌成立。路長辦公室成立為進一步促進鄉村旅游業發展,提升農村公路管理水平,構建建養并重、外通內聯、安全舒適、路域潔美、服務優質的“暢、安、潔、優”農村交通發展新格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永安市旅游局 王豐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