赭塔晴嵐、雙江塔影、鏡湖細柳、天門煙浪、玩鞭春色、馬仁石壁、褐山攬勝、西山靈石、赤鑄青鋒、陶辛水韻……說起5年前的江城旅游,“蕪湖十景”基本概括了當時的主要景點,然而整個旅游多以自然風景為主,旅游產品單一,沒有形成特色。5年后,蕪湖構建了自然風光游、主題公園游、鄉村旅游、紅色旅游、工業旅游等多元化的旅游體系,一躍成為省內三大旅游目的地城市。可以說,5年時間,演繹了一段旅游的“蕪湖速度”。
目前,我國正處于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顯得尤為迫切,旅游業便是三產發展中最有潛力的行業之一。國務院頒布的《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首次提出把旅游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
對于黃金機遇的到來,市委、市政府早已謀劃,提出了要把蕪湖打造成濱江山水園林特色的文化旅游名城,把發展旅游業作為“三產興市”的重要途徑,明確要求在旅游企業中擇優培育“小巨人”。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旅游業發展的政策》,全力推進蕪湖旅游產業的大發展。
如今,面對機遇,蕪湖市乘勢而上,一方面加快旅游產品的開發,另一方面快速推進星級飯店及重大旅游項目的建設。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持續健康的發展理念,良好的發展環境和優越的發展機遇,這些都造就了蕪湖的旅游發展傳奇。
5年時間,蕪湖市旅游經濟持續快速增長。2010年,全市接待海內外游客800余萬人次,同比增長21.2%。其中入境游客9.4萬人次,同比增長57.1%;國內游客790.4萬人次,同比增長20.8%。旅游總收入76億元,同比增長24.9%。旅游業已成為蕪湖市服務業的主要支柱和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
2007年方特歡樂世界成功運營,結束了蕪湖沒有高端旅游產品的歷史,形成了安徽“天造黃山、佛造九華、人造方特”三大旅游品牌。方特自運營以來已接待游客600余萬人次,門票收入8億余元,其中2010年接待220萬人次,門票收入3.1億元。隨著“方特”的異軍突起,鳩茲風景區、赭山風景區、王稼祥紀念園、馬仁奇峰景區、丫山花海風景區、天門山、大浦農業生態觀光園等旅游景區的興起,蕪湖市已成為“立足皖東南、輻射長三角、影響全中國”的區域性旅游目的地和安徽省最具影響的旅游新亮點和三個旅游中心城市之一。
“十一五”期間,旅游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到2010年底,全市共有星級飯店29家,其中五星級1家、四星級6家、三星級8家。國家A級景區21處。其中4A級景區6處,3A級景區6處;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3處,農業旅游示范點4處;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1處;國家旅游商品生產企業2家;省農家樂旅游示范點19家。
在旅游市場促銷方面,蕪湖市先后編輯印制了《神韻蕪湖》、《蕪湖旅游畫冊》、《蕪湖旅游圖》等宣傳品宣傳蕪湖旅游;旅游節慶活動豐富多彩,舉辦了八屆的蕪湖旅游商品博覽交易會榮獲“全國知名品牌展會”。蕪湖市先后加入長三角旅游城市合作組織、南京都市圈等區域旅游合作,與上海世博局、大連、南京都市圈等20余座城市等簽訂旅游合作協議,在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客源互動、聯合營銷等方面取得了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