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昭寺位于拉薩城的東北部,最著名的步行街八角街北面,與大昭寺相距不足千米,不僅是西藏最早的寺廟之一,而且是漢藏兩個民族團結友誼的象征,在漢藏民族關系史上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小昭寺創建于公元七世紀中葉,最初的小昭寺是由文成公主入藏時帶來的漢族工匠建造,所以其早期建筑系仿漢唐風格。拉薩當地人管這兒叫做“熱木齊”,意思就是“漢人的”。寺廟取名“甲達熱木齊祖拉康”,意為“漢虎神變寺”。小昭寺是漢語稱謂;小,是與大昭寺相對應而言;昭,是藏語“覺臥”的音譯,意思是佛。
小昭寺座西朝東,由庭院、神殿、門樓、釋迦牟尼像、屋面金頂和內外轉經回廊組成,總占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小昭寺主樓三層,底層分門庭、經堂、佛殿三部分,周圍是轉經廊道,廊壁上遍繪無量壽佛像。頂層是漢式金瓦,金光閃閃,凌空摩天,拉薩各個方位均能看到,蔚為壯觀。
寺內原供奉的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系文成公主由長安攜帶進藏,是西藏最珍貴的歷史文物,后來在金城公主時期被移至大昭寺,而將尺尊公主攜帶的另一尊釋迦牟尼8歲等身像移至小昭寺,成為小昭寺的主圣。另有眾多的佛像和唐卡等。著名的拉薩上密院,也設在小昭寺內,這是格魯派僧人研讀佛經頗有成績的喇嘛進一步深造、修習密乘的地方。
小昭寺于1962年被列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前是一條頗為熱鬧的商業街,如果說八角街已逐漸演變為外來旅游者的“觀光街”,那么這里——小昭寺路則更能體現拉薩當地百姓真實的市井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