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阿里山旅游,幾乎所有觀光者的目光都緊盯擎天的神木、壯觀的云海、噴薄的日出,而我卻對穿梭茂密林間的阿里山小火車著迷。
與阿里山的小火車初次結緣起于一次奇遇。那天,載著我們一行的大巴在阿里山林區爬行,突然車熄火卡在火車軌道無法動彈。導游得知10分鐘后火車將駛過這里,請大家緊急行動。我們立刻跳下車幫助司機快速撤離危險區域。當大家剛氣喘吁吁推開笨重的大巴,“嗚”的一聲長鳴,一列由紅色車頭牽引、5節車廂組成的小火車,一陣風似地從我們面前的急馳而過,瞬間在古木參天的林海里消失得無影無蹤。
從這天起,神奇的小火車在我的腦海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而更讓我怦然心動的是,有近百年歷史的阿里山火車一路翻山越嶺,沿途要經過77座橋梁、50座隧道,是全球僅存的3條登山林間鐵路之一。
坐阿里山火車可買來回票,從海拔僅30米的嘉義火車站出發,歷經72公里長、近4個小時的行程,便抵達充滿中國元素的終點站沼平站。這里的海拔已高達2300米——不知不覺間,你已登高2000多米!
游阿里山,你若拿小火車與旅游車比,那火車之旅更稱得上是一種享受。小火車緩緩啟動,穩穩運行,絕無顛簸震蕩。人斜倚在火車原木座椅上,瞇起眼睛欣賞窗外的景色,那一份美、那一份醉,你不親臨其境,是無法想象的。春日,清泉淙淙,櫻花燦爛;夏季,蝴蝶飛舞,濃蔭蔽日;秋天,金果累累,林海滔滔;朔冬,白云飄渺,霧氣升騰。大自然的流動“大屏幕風景片”一覽無余,一一展現,足夠你細細品味、慢慢欣賞。
那回在乘客不多的車廂里,一位身著半舊鐵路制服、年過半百的老員工坐在我的對面,他得知我已在此線來回坐了幾趟后,如同老朋友般與我神聊起火車的秘聞。有道是“不識火車真面目,只緣身在此車中”。其實阿里山火車的奇、險絕對超過任何人的想象。別的姑且不說,它的爬坡難度就令人難以置信——平均每公里爬坡60米。行駛路線更充滿了絕無僅有的設計,僅在獨立山就有3次螺旋形環繞,最后以“8”字形回環駛回??偣膊盼辶澻噹男』疖囈磺耙缓笥袃蓚€車頭,遇到“之”字形的岔道,頭尾搖身互變,車尾變成了車頭,牽引著列車前進。
巡視阿里山鐵路,全線數“神木站”的冠名最引人注目,其得名源自于此站不遠處擁有的一棵被稱為“亞洲樹王”的巨大神木。這棵需15個人才能合抱的神木頂天立地矗立在鐵路邊,過去車過此站,乘客們紛紛探首窗外,仰望古樹雄姿。其拔地而起50多米的高度,足足有20層樓高??上У氖?,當年興建阿里山火車的初衷,只是侵略者為了大肆伐木,久而久之,過于頻繁的上下貨車嚴重危及沿途的自然生態。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這棵萬眾仰慕的古木,再也支撐不住3000多年的沉軀,轟然傾倒,成了上世紀90年代臺灣最令人傷感的一大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