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塔市隸屬于遼陽市,位于遼陽市的北部,渾河以東,太子河以北。東依本溪市溪湖區,南臨太子河與遼陽市城區、遼陽縣毗鄰,西界渾河與遼中縣相望,北連沈陽市的蘇家屯區。 地處東經122°54′至123°40′,北緯41°14′至41°37′之間。全市下轄11個鎮,7個鄉。面積約1300平方公里,總人口約50萬人。有漢、滿、蒙、回、朝鮮、錫伯等民族。
境內地勢東高西低,東部為千山余脈,丘陵起伏,最高峰為二大貝,海拔654.5米、西部為渾河、太子河、北沙河沖積平原,最低處海拔為12.5米。較大的河流有北沙河、葛西河和馬峰河,太子河支流。渾河、太子河分別為西部和南部的界河。
本市處于南溫帶亞濕潤區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8.5℃。一月平均氣溫-11.8℃,最低氣溫-32.9℃;七月平均氣溫24℃,最高氣溫38℃。年平均降水量772.9毫米,無霜期154天左右。
本市是遼寧省中部的魚米之鄉。良好的氣候環境,肥沃的土質適合多種農作物的生長。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高梁、大豆等。其中水稻栽種面積占糧食作物面積的57%,是遼寧省商品糧基地縣之一。野生動物種類較多。有野豬、狐貍、山雞、兔等以及油松、柞、山里紅、獼猴桃、人參等。全縣已形成了以水稻主的商品糧基地,以“遼紅”山楂為主的林果基地、以瘦肉型豬和庭院大棚蔬菜為主的肉菜基地,以及清養鯉魚為主的淡水魚基地。
的礦產資源主有要煤、鐵、石油、天然氣、石膏、石灰石、軟粘質土等。其中煤儲量達3.8億噸,多為優質無煙煤。鐵礦儲量4.8億噸。工業主要有化工、建材、機械、煤碳、采礦、輕紡、服裝、印刷、水泥、化肥等。鄉鎮企業發展迅猛,佟二堡特區以服裝為龍頭的輕工出口已初具規模,皮革服裝遠銷歐美、日本、澳大利亞和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境內交通十分便利,長大鐵路、沈大高速公路并行貫穿全境南北,境內還有7條鐵路專用線。黑大線、沈營線、小小線等公路通過境內。此外還有縣鄉級公路將各鄉鎮連接起來。
座落在縣城東部、太子河北岸孤山上的“燕州城”,是唐代高句麗所建,它繞山筑有城墻,南面臨懸崖,崖下是奔流的太子河激流,十分壯觀。現已被定為省級文作保護單位。此外,還有奉天將軍達都墓,萬寶橋,高公館等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