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密的檳榔林掩映著樸素的民居,小徑蜿蜒曲折,三角梅、朱蕉等花卉點綴其間,風光醉人。這是行走在海南農村隨處可見的場景,也是游客寄情于景的鄉愁所在。
恰逢周末,瓊海市會山鎮加腦村熱鬧非凡。路旁的小賣部,掛起了“苗家特色產品出售”的招牌,大山五月茶、野生蜂蜜、山蘭酒、苗家蘿卜干、苗家酸菜等特產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這蘿卜干是自家曬的,燒腩肉最好吃”“五色飯是蒸熟曬干的,泡過之后就可以煮了”……老板蔣昌軍一邊回答顧客問題,一邊打包收錢,忙得不亦樂乎。
在脫貧攻堅戰中,鄉村游成為不少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法寶。“是游客幫我脫下了‘貧帽’。”“哖嗦苗家樂”幫工馮昌毅從吃低保到“吃旅游飯”,干勁十足。
“旅游業關聯度高、涉及面廣、帶動性強,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中最具活力的富民產業。近兩年,我們通過推動旅游扶貧規劃編制、確定旅游扶貧重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旅游扶貧培訓等,不斷推動旅游與扶貧工作融合發展,多管齊下建立旅游扶貧機制,夯實脫貧攻堅基礎,在推動我省‘小康提速’中發揮更大作用。”省旅游委主任孫穎表示。
2016年,省旅游委圍繞貧困村開展項目策劃,積極包裝一批風情旅游小鎮和鄉村旅游項目,其中風情小鎮旅游項目17個,總投資446億元;鄉村旅游項目40個,總投資449.46億元。目前,一批帶動旅游扶貧的鄉村旅游項目正在加快建設,如臨高溪尾村和新華村打造成和舍鎮溪尾村水晶湖生態旅游度假區項目。
實踐表明,旅游業發展是最好的富民和扶貧方法之一,尤其在山區扶貧和鄉村開發之中。
在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什寒村,貧困戶開辦的農家樂、民宿正吸引著城里人自駕到此感受“天上什寒”的魅力。目前,什寒村有農家樂19家,其中18家為村里原來的貧困戶經營;村里還有各類民宿床位97個,價格從80元至328元不等。曾經的貧困村變成了“最美鄉村”,全村人均純收入在2016年達到了13721元。而更令人欣喜的是,村民們塵封已久的發展意愿豁然激發,村民自力更生謀發展致富的信念更加堅定。
以開發旅游驛站而整村脫貧的“白沙羅帥村模式”、新型城鎮化+旅游扶貧的“瓊海會山鎮模式”……越來越多的鄉鎮和鄉村正在不斷創新旅游扶貧模式。
四川省中國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新華分社:
四川旅游
九寨溝旅游
峨眉山旅游
稻城亞丁旅游
成都周邊旅游
三亞旅游
云南旅游
24小時服務熱線:
4007 028 188 直撥號碼:
028-87668000 87666645
Copyright © 2005-2023 www.bjlehm.com 版權所有 經營許可證:L-SC-CJ00003
蜀ICP備13027583號-64
地址:中國.四川.成都市青羊區人民中路三段6號食品大廈6樓610室 技術支持:中國旅游聯盟信息研究所
本站聲明:本站所使用圖片及文字信息均出自于互聯網上廣為流傳信息,文章圖片版權歸原著,如有版權糾紛,請來電,我社將主動聯系商量給予稿酬或予以刪除,我社不承擔法律責任。 負責人:楊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