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一首雄渾優美的北魏民歌穿越千年,為我們展現出一派令人心馳神往的草原風光。今天,借旅游業快速發展的東風,一幅熠熠生輝的文化旅游藍圖正在美麗富饒的土默川大地上徐徐展開。
發展旅游產業是歷史和現實的選擇。土左旗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文化底蘊深厚,旅游資源豐富,發展旅游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為此,土左旗旗委、旗政府按照“農牧業穩旗、工業強旗、服務業興旗、生態立旗”四大發展戰略,依托“塞外明珠”哈素海地區豐富的自然人文資源,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高起點大手筆規劃,開發打造集休閑度假、商務會議、文化體驗、觀光娛樂、康體養生等為一體的文化繁榮旅游中心平臺——敕勒川文化旅游區。
敕勒川文化旅游區位于土左旗西部,北依大青山,環抱哈素海,規劃面積100平方公里,其中哈素海面積30平方公里。“十二五”期末旅游區投資達100億元。土左旗旅游局局長周雨森告訴記者,敕勒川文化旅游區以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為導向,以草原文化為主題、蒙元文化為特色,以水生景,以景活地,以湖興區,規化建設“三園”(草原文化產業園、草原濕地公園、草原休閑博覽園)和“三區”(休閑農業產業區、休閑漁業產業區、休閑牧業產業區),由商務會議、休閑度假、草原觀光、文化體驗、民族藝術展演、溫泉養生、濕地生態等多功能構成的旅游區。
如今,土左旗正在大力發展全域旅游,傾力將敕勒川文化旅游區建設成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文化產業示范區、國家5A級旅游景區和國際草原文化精品旅游目的地,使其不僅成為中國文化旅游的熱點,還將是世界文化旅游的亮點。
時下,周末帶著家人去土左旗敕勒川文化旅游區游玩成為了許多首府市民的首選。盛元廣場、圣主廣場、草原部落、蒙古利亞數字博物館、成吉思汗大劇院、阿勒坦汗紀念館、元青花陶藝文化創意園、敕勒古鎮、國際馬會館、溫泉水都、歡樂水世界、草原濕地公園……以多元素立體的旅游項目全方位滿足境內外游客的多樣化需求。特別是全長24公里的哈素海環湖景觀路集景觀、休閑、觀光、運動、環保等功能于一體,構筑起一條連接主要旅游功能區的“環湖綠道”。
發展旅游產業必將帶動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哈素海美麗新村這一依托敕勒川文化旅游區形成的新興小鎮,通過開發建設,成為了交通便利、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生活舒適的生態宜居小鎮、蒙元文化名村、特色文化新村。
土左旗還依托敕勒川文化旅游區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的基礎上,更著力于旅游市場后端的建設,通過全面實施“旅游+”模式,打造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提升吃、住、行、游、購、娛等一站式接待能力,同時策劃推出了杏花節、風箏節、那達慕、音樂節、敖包節、冰雪節等一系列節慶活動,不斷滿足大眾旅游、四季旅游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