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被《紐約時報》稱為“百城之城”,從山巔遠眺,可見到其市區綿延不絕。
本網訊 告別MERS陰霾后,韓國旅游業近一個月取得快速復原。隨著熱播韓劇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4年攜夫人彭麗媛到訪而為中國民眾所熟悉的韓國首都首爾,亦正重新向絡繹不絕的中國游客敞開懷抱,展現其獨特的魅力。
作為經貿合作重要一翼,眼下,中國游客正成群結隊地重返首爾。中國最大的在線旅游平臺攜程網8月2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受韓國旅游人氣回暖影響,首爾再次躋身出境游機票預訂前三甲。停航數月后,由中國合肥直飛韓國的航班CA435/6,亦首次搭載123名乘客飛往首爾。
記者日前應首爾市政府之邀前往當地探訪首爾旅游業現狀。行走在兼具古典與現代、東方傳統與西方文化的600年歷史之韓國都城街頭,記者仿佛理解了當地旅游業迅速恢復人潮如織的驚人韌性。
“百城之城”:任君擷取的寧靜與喧囂
登上首爾最高的南山塔(N Seoul Tower),或是另一制高點北岳山八角亭,極目遠眺,第一個想到的便是作家ELISABETHEAVES在《紐約時報》上形容的“百城之城”。
“這座人口密集的城市延伸到了遠處迷蒙的薄霧中,及至周圍連綿的山脈腳下才收住了勢頭。如果從最高處俯瞰,你會發現成百上千個首爾。”僅占韓國國土面積的0.6%的首爾人口數量卻超過1040萬,占該國總人口的1/5以上,是全世界體量最龐大的都會之一。
在這里,喜愛都市繁華的人可以有許多選擇。無論是來到K-live聽一場鳥叔PSY和BigBang等當紅韓國歌星的全息演唱會,盡情搖擺;還是入夜后來到梨泰院洞人潮擁擠的酒吧街喝一杯韓國燒酒;又或是前往韓國的“王府井”明洞一邊逛街壓馬路,一邊品嘗“野蠻女友”全智賢代言的BHC炸雞啤酒……游人總能找到盡興而歸的樂趣所在。
而“百城之城”更在于其寬厚包容的多元性。除了東西文化的自然交融,帶給游人強烈印象的便是星羅棋布的教堂和寺廟,當中有不少建筑藝術瑰寶令人流連忘返。而當夜幕降臨,位于梨泰院一座小山丘上的首爾中央清真寺潔白如玉,裝點了一旁的集市。
“買買買”之外的精彩
樂天、新羅等大型免稅店和明洞、東大門等商圈是到韓國的游客“買買買”必到之處,但首爾的精彩遠非購物中心的琳瑯滿目而已。
漫步始建于1405年的朝鮮王朝離宮昌德宮,其天人合一的布局與設計令人動容。而在源自法國的格雷萬蠟像館,人們可以和英國女王、聯合國秘書長等世界名人及韓國影視圈俊男美女近距離合影,亦能現場體驗《教父》等傳世經典影片中的場景。
而正如韓國總統樸槿惠日前訪問上海時所言,目前韓劇和韓國音樂在中國廣受人們喜愛,在韓國則興起漢語學習熱,隨著文化和經濟相互融合促進經濟發展,韓中經貿合作也越來越活躍。旅游在這當中扮演重要一角。
“我目眩神迷地沉醉在五光十色的霓虹燈和四通八達的地鐵系統中,看到的卻始終是一些浮光掠影。”正如ELISABETHEAVES首次來到首爾與第二次截然不同的印象,游客只有親身來到此地,方能品味到首爾最真實的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