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重慶市大足區獲悉,為全面提升該區旅游服務能力和水平,大足區旅游、質監等管理部門在加強服務制度、服務標準等建設的同時,督促轄區旅游服務相關企業加快公廁標準化等硬件建設,保障游客玩得盡興、舒心。
重慶大足以石刻旅游聞名于世,被眾多游客稱為“非去不可”的旅游勝地。旅游品牌不斷做大做強,一方面為當地帶來了急劇增長的人氣和經濟收入,同時也對大足區旅游服務接待能力、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據了解,大足區的公共廁所標準化建設從2011年下半年正式推行,主要涵蓋了全區機關事業單位、景區公共場合、旅游服務企業等,建設內容主要是公廁各項設施的標準化設計、衛生條件是否達標和廁所日常管理等,為此,大足區政府專門印發了《機關單位廁所設計標準及衛生標準》,并將各機關單位和街鎮企業執行情況納入政府考核內容。
推行是否順利,游客對這一標準推行情況的反映如何?記者近日就此進行了采訪。在位于重慶主城到大足區高速路下道口的寶郵路上,當地特產郵亭鯽魚是不少游客以饗美食的不二選擇,記者于是在此選擇了一家規模較大的餐館進行調查。在就餐大廳靠里的兩個角落,兩個LED發光字體做成的“洗手間”字樣醒目卻不失檔次,順著箭頭指引,很容易就找到了位于走廊盡頭的廁所。男女性別標志采用了高檔酒店常用的區分標志,兩個入口中間是潔凈的洗手盆,臺面上的洗手液、懸掛在墻上的擦手紙和烘干機一應俱全,仿佛置身于高檔賓館。進入里面,自動沖水式小便池一字排開,身后是6間大便廁位,其中最靠外的是殘障人士專用,門上有專門的防滑把手,其余隔間都安裝了掛衣鉤、手紙盒等,其人性化程度絲毫不遜于星級酒店。
餐館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接到上級管理部門關于推行《機關單位廁所設計標準及衛生標準》的通知后,他們聘請了專業的設計和安裝公司,今年春節才裝好,一共花了幾十萬元。“我們這兒就餐的外地游客特別多,所以改善廁所的條件也是為大足的整體形象加分,我的生意自然也會好很多。”他笑著說道。
在大足區最繁華的宏聲文化廣場,來來往往的人群中說著各種方言的外地游客并不少見。來自江蘇連云港的游客孔小寧正抱著一歲多的女兒拍照留念,見記者打聽廁所,她非常熱情地要為我們帶路,并對廣場東南角新建的公廁嘖嘖稱贊。在她的指引下,記者看到不少帶著嬰兒的母親從容地進入方便,記者打聽到,廁所里面有專門設置的嬰兒床,母親上廁所時可以放心地將小孩放在里面。“去了很多地方旅游,很少有專門的母嬰衛生間,太貼心了。”孔小寧說。進入男廁,小便池上方設置的電視屏幕正播放著大足的城市形象宣傳片,這讓不少如廁的人感覺新鮮有趣。如廁完畢后記者經過專門設置于衛生間門口的休息區,一位來自重慶萬州區的市民唐懷瑞笑著說:“這里的廁所真高檔,比我家里的都要好。”
此后,記者還對該區部分酒店、石刻景區、政府部門等單位進行了走訪調查,發現和餐館一樣,都對公廁標準化建設高度重視并積極落實。“我們的目的是讓軟件更軟、硬件夠硬,從細節處著手改善和提升旅游區的服務水平和文明形象。”重慶大足區質監局局長康篤剛向記者介紹,旅游這塊金字招牌為大足帶來了無法度量的效益,只有很好地珍惜和愛護它,才能讓這塊招牌更加響亮。據介紹,除了公廁標準化外,近年來該區還先后開展了景區標志標牌標準化、工作人員服務用語標準化、餐飲住宿標準管理等,以此提升和保障大足旅游服務的水平能力,把大足旅游這塊響當當的招牌擦得更加耀眼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