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在旅游界默默無聞的重慶雙橋區,近來因為打造“中國第一女鎮”而成為業界乃至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其“女人永遠沒有過錯,女人的要求男人永遠不能拒絕”的“最高原則”更是廣為流傳并飽受爭議。
一方面,有人批評說,“第一女鎮”無論是創意還是內容策劃都有借著“女權主義”宣傳的嫌疑,這樣的旅游開發創意太荒唐;另一方面,有人卻支持“第一女鎮”,認為旅游開發就是要有個性,需要獨辟蹊徑。
針鋒相對:旅游創意還是“女權主義”?
根據重慶市雙橋區旅游局委托的公司近期完成的規劃,“第一女鎮”包括了“女村官判案”和“愛情鞭”等情景內容。所有活動的主題都是尊重女性,以女性意見為準繩。例如“女村官判案”,即“第一女鎮”的女村官定時上臺審案,原告可以是村民也可是游客,但只能是女人告男人。游客需要花錢才能擊鼓,告自己的老公或男友。女村官根據制定的特殊法律判案,主要針對日常生活中男人的惡習。“愛情鞭”則是問答游戲,同一問題,如果男人答案與女人的不一樣,就要接受女人的鞭子抽打。
作為一個旅游資源并不豐富的地區,重慶雙橋區每年游客接待量不足3萬人次,旅游收入很少。因此,打造“中國第一女鎮”的舉動在很多人看來有些破釜沉舟,甚至有些荒唐。
網友“悠悠”為此寫了一篇長達千字的評論,痛斥這樣的創意不僅是對男性的不尊重,也是對女性的不尊重,完全是荒唐可笑的噱頭。“試問,這樣的地方,又有哪對夫妻和情侶愿意去游玩呢,搞不好,反而被弄出矛盾來。”“悠悠”的批判十分尖銳。
和“悠悠”一樣,很多人都在網絡上表示了對“第一女鎮”借“女權主義”噱頭炒作的不屑。重慶市民鄧濤先生說,他肯定不會帶妻子去什么女鎮,覺得那些活動很無聊,雖然想法很新奇,但可能不會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和接受。
有人否定,也就有人贊同,只不過支持的聲音相對而言顯得弱一些。重慶市某旅行社門市部經理杜鵑小姐從事旅游行業10多年了。她認為,如今的旅游市場競爭十分激烈,進行個性化、主題公園式的開發在許多地方被證明是一條值得探索的道路,所以大家應該給予“第一女鎮”更多的寬容和支持,不要一味否定,應該拭目以待,創意是否成功還是應該用事實說話。
解釋澄清:發展旅游需要獨辟蹊徑
“我們區的旅游資源可以說比較差,要想發展旅游只有依靠個性創意。”“第一女鎮”的主創者之一、重慶市雙橋區旅游局局長李繼剛對記者坦言。
作為各種爭論漩渦中的焦點人物,李繼剛喜憂參半。喜的是,這個創意受到廣泛關注而且得到了不少業界人士的支持;憂的是,這個還處于建設階段的旅游項目能否在目前這種巨大的爭議聲中順利成長。李繼剛有些無奈地說:“我們只是想找出一條旅游資源不豐富地區進行旅游開發創新的路子,沒想到,會引起這么大的關注和爭論。”
針對輿論評判的焦點,李繼剛解釋說,女鎮的活動都是以游客體驗參與的方式進行,更多的是娛樂性質,并通過這種輕松的娛樂活動教育人們如何協調夫妻、情侶之間的關系,是一種愛的教育與和諧的家庭教育。“女村官判案”和“愛情鞭”中的處罰情節使用的都是道具,所謂處罰方式,游客也可以一笑置之。
實際上,“第一女鎮”只是雙橋區開發龍水湖景區中的一個項目而已。根據龍水湖景區規劃,其總面積3平方公里,而女鎮為0.437平方公里,只占景區面積的七分之一,其他項目還包括旅游接待區、國家圍棋主題公園和休閑度假區等。項目計劃到2010年正式建成開放,總投資十幾億元,政府投入1億元左右,主要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女鎮投入2億元,政府投入20%,即4000萬元,主要用于基礎設施和安居房建設。
而龍水湖景區的開發正是打造“第一女鎮”的真正緣由。李繼剛說,正是為了安置因景區開發需要搬遷的3000多名老百姓的生活,所以決定打造一個特色旅游集鎮,政府不僅出錢免費讓老百姓住進統一修建的仿古房,而且讓老百姓實現在當地就業。至于為何是“女鎮”,那是經過調研,專家認為當地有此文化依托,因為川渝兩地女性既漂亮又潑辣,在社會和家庭中的地位都比較高。
專家點評:“借名出海”需因地制宜
如今,即使是自然風光資源豐富的地區也都意識到文化創意的重要性,只有找準發展主題和市場定位,才能真正吸引游客在當地吃、住、行。那么,作為旅游資源并不豐富的地區,如何“借名出海”是這些地區一直在努力謀劃的方向。
重慶市某旅行社李經理給記者舉了兩方面的案例:不太成功的例子是重慶渝北區的民俗村,當初按照巴渝民居的風俗建造了一個以參觀為主、體驗為輔的民俗風情園,但由于特點并不鮮明,參與性也不強,現在已經游客寥寥;比較成功的例子是重慶萬盛區的黑山谷,該景區把旅游開發定位于休閑度假,十分注重生態環境保護,現在已經是重慶的知名景區了。
在重慶,類似的“借名出海”例子還有不少,如重慶璧山縣的鳳湖仙山就準備打造鳳文化。“旅游文化要追溯根源,不能憑空捏造、生搬硬套,還要結合自身特點,不能跟風盲從,而且要有合適的外在形式作為載體,形成產業價值和規模,才能最終見到成效,這樣的旅游開發才有生命力。”重慶工商大學旅游學院院長趙小魯說。
針對“第一女鎮”,趙小魯分析,女鎮的定位應該只是個點綴,只是整個規劃中的一小部分。而對整個龍水湖景區的打造而言,他認為還是應該定位于以休閑度假為主,從民俗、傳統、家庭教育等方面綜合策劃。
此外,趙小魯強調,與周邊景區的合理聯動以及注重對市場的培育,也是旅游資源不豐富地區“點石成金”的關鍵。如龍水湖景區需要考慮如何與距離不遠的世界遺產大足石刻相結合、共享資源,分享旅游鏈條的不同環節,共享旅游精品線路的人氣和利益。如果相互抵觸,那就是兩敗俱傷,甚至容易形成“燈下黑”。
“一個景區要實現好的發展,關鍵在于如何讓市場接受、讓游客滿意和與周邊聯動。”趙小魯總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