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中山陵陵寢免費開放整整一個月。昨天,中山陵景區向新聞媒體發布了一篇通稿,對“滿月”進行了一次總結。如果說,中山陵陵寢免費是一次大考,那么,這個通稿就是一份答卷,一次述職。有答卷,就有評分。這個評分權,在全體南京市民和全體游客手里。
考題1 客流管理
五次雙休日,客流都不少于黃金周
【通稿給出的答卷】景區實時監控數據統計顯示,截至12日下午4點,30天的入園總人數已經突破了80萬人次,其中免費開放前3天客流量達到了13.6萬人次,創歷史新高。
一個月來,中山陵的客流始終維持在高位運行,尤其是每逢雙休日,大量市民、學生和外地旅游團隊蜂擁而至。雙休日5萬人次的客流量甚至超過了黃金周單日購票游客的人數。可以說,現在每個雙休日都要經受一次相當于黃金周的考驗。從11月12日到現在經過了五次雙休日,對中山陵景區而言就等于過了五個“黃金周”。
免費不能免責。面對持續高漲的客流,中山陵園管理局全局動員,從交通、安保、衛生、志愿服務等多方面進行了重新調整和布局,兌現了“四個不降低”的鄭重承諾。一個月以來,累計運送游客達40萬人次,景區交通井然有序。
一個月來景區始終秩序井然,未發生一起治安事件。
景區加強信息監控和咨詢服務以科學調度。中山陵檢票口上方有一個電子計數器,實時顯示入園人數。景區門戶網站“數字鐘山”于11月12日在首頁正式開通了“中山陵陵寢客流實時播報”窗口,實現精確到秒的自動實時客流播報,網民在家里就可以實時查詢現在的景區人數,以決定是否前往。該窗口的建立不僅方便了游客查詢,同時也為管理層提供了決策依據。
四個不降低,指的是景區管理水平、文明服務水平、生態環境標準、文物保護標準不降低。當客流線性上升的時候,管理難度是幾何級上漲的。雖然免費開放以來,媒體上和民間有一些批評的聲音,景區也出現過擁擠造成的公交跟不上、廁所排隊長、停車場堵塞等等問題,中山先生墓室也數次因為人流多臨時關閉,但總體來講,景區的管理總體上做到了井井有條,需要改進的都是細節。
考題2 免費效應
“非門票經濟”啟動,連地鐵都受益
大量外地團隊因為中山陵、玄武湖免費而紛紛調整行程,將南京列為華東線首站。從中山陵陵寢免費開放一個月的運行情況來看,對南京市知名度和美譽度的提升,對拉動全市公共交通、餐飲旅游、購物住宿等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免費開放以后,旅游紀念品銷售喜人,飯店就餐人數大幅度增加,不僅促進了景區非門票經濟的增長,也帶動了全市交通業的繁榮。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名外地游客,都對南京免費開放中山陵大加贊賞,認為免費開放將吸引更多的外地人來南京,有利于進一步打響南京的旅游品牌,產生集聚效應,促進整個城市的形象提升和經濟發展。地鐵數據顯示,免費開放以來,2號線客流增長明顯,其中頭3天三個站臺客流增長4.2萬,增幅33.87%。
考題3 環境保護
免費以來,景區每天清理垃圾量超過20噸,這個數字幾倍于免費開放前。一個月以來,每天從早晨七點開始,數百位保潔員就手持保潔工具不停地忙碌,一直到天黑。成倍的付出,換來了中山陵的干凈亮麗。
應該說,如果給環衛工人打分的話,給滿分都不為過。扣的分主要是因為出現了一起環衛工因勸阻游客丟垃圾而動手的事件(本報曾作報道)。記者認為,這起事件固然有素質的原因,但環衛工的心理壓力也是重要因素——每天工作量這么大,他們太累了。正如工作和路堵會讓開車白領“路怒”一樣,過大的工作壓力和過多的人流也會讓環衛工“怒”,如何讓他們好好休息進行心理上的調適,應該是今后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