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的一天,我到武定縣出差。午飯后,縣委宣傳部的同志說要帶我去插甸鄉的水城河走走。或許是大中午抵不住武定人的熱情喝了一點小灶酒的緣故,我腦子暈乎乎的,于是,我轉過臉去欣賞窗外的風景,這對于很少下鄉的我來說可是一種美妙的享受,一片片田園在微風中泛著綠波,剛剛下過雨的路上不時吹來一陣陣帶著泥土特有的潮濕氣息,使我不知不覺的迷迷糊糊起來。
由于道路不平,汽車搖晃顛簸得厲害,一會又把我從夢鄉中喚醒。放眼望去,我們已經到了一個叫康照的自然村落。沿路上連片的馬鈴薯山地映入了我的眼簾,剛被細雨滋潤過的馬鈴薯地此時變得更加蔥綠。空氣是那樣的清新,我精神大振,一下子感到特別的舒心和輕松。一同去的插甸鄉紀委書記笑著對我說:“你們這些城里人真應該多下來農村看看,才能更真切地寫出農村這幾年的新變化。這幾年,我們插甸鄉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大力發展綠色食品及無公害商品出口蔬菜種植,這一路上看到的就是武定縣萬畝馬鈴薯種植基地。
笑談間,不知不覺汽車已拐上了一條土路。這條路狹窄得好像只能容納下一輛馬車通過,小車只能搖搖晃晃地慢慢向前移動著。這時,天空又飄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經過一路上的顛簸,我們終于到了水城村委會。說是“水城”,其實并非想象中那種家家“小橋流水”的景致,而是只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從村邊淌過。
我們繼續徒步走了約一刻鐘的路程,水城河的真正面容才逐漸在我面前清晰起來,因為是干旱季節,河水不是很大,看不到驚濤拍岸、波浪翻滾的壯景,但越往下游走去,兩岸景色更加迷人——樹林茂密蒼翠,岸邊奇異的砂巖與天然的原生態植被和諧生長,把人包圍在天、地、水、山一片清新澄凈的“世外桃源”里。剛下過雨的水城河縈繞著一層薄霧,晶瑩透徹的雨露潤澤著這里的一草一木,人走其間,真還有一點欲飄欲仙的感覺呢!
水靜靜地流淌著,我們順著河堤往前走,河水水勢不是很大,但源源不斷地向前延伸著,清澈見底的水把一條條細長的水草沖刷得又滑又綠,在大大小小的鵝卵石石縫間有好多黝黑的小蝌蚪在嬉戲,我坐在一個大石頭上歇息,忍不住把腳伸進河水中感受一下水的清涼,我輕輕地閉上眼睛用心去感受著這里的山和水,用虔誠的心靈去體會像母親一樣的水城河博大的胸懷,我感覺在這里呼出的每一口空氣都是清新的。
一路前行,山谷越來越敞亮,只聽見前面不遠處叮叮咚咚的流水聲在耳邊響起,我們加快了腳步,翻過幾個碩大無比的奇石,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錯落有致的小瀑布,河水在略有層次的石巖上從高至低,層層疊疊,潺潺的流p> 整條水城河沒有一座小橋,都只是一條便道,要過河只能依靠一些石頭和枯朽后倒在水中的樹干通過。我們順著下游一直往前走,一路上欣賞著這一片未曾開發的處女地。
走在一旁的胡老師說,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已接近祿勸縣地界了。這時不遠處轟隆隆的瀑布水聲打斷了我的思緒,只看見瀑布的水流響徹山谷,水中的石臺不知歷經多少年的沖刷已變成了黝黑色。河水沿多層斷裂面傾瀉而下,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盤”,形也漂亮,聲也動人。緊接著,又有一個更大的斷面把潺潺流水推向了萬丈深淵,氣勢磅礴,瀑聲如雷。我低頭往下望,頓感頭暈目眩。這還是在枯水季節,水勢稍微溫柔秀氣了一些,要是在雨季的話,那氣勢該是何等的壯觀、驚險啊!
飽覽了瀑布壯觀,我們一行人開始往回走。在回來的路上,遇到了一位放羊的老大爺,他旁邊的那群黑山羊慵懶地在草地上漫步,只見這位老大爺正拾起河邊草地上的一個空礦泉水瓶和一個塑料袋子,我不禁為老大爺樸實的舉動而感動,意識到水城河的村民為保護自己賴以生存的水資源而自覺地在做著一點什么……
寂靜的山谷里,瀑布嘩嘩的流水聲離我們已越來越遠了,只聽得見偶爾飛過的鳥兒清脆的鳴叫聲。遠處青山腳下,三三兩兩散落著的幾戶農家此時已升起了裊裊炊煙,大自然把神奇美麗的水城河雕琢得如此的獨一無二,滋養著這里世世代代樸實善良的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