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從1988年建省迄今已走過24年歷程。縱觀海南的發展建設,從高樓的成長,高鐵的延伸,高爾夫的擴展,到景區、小區發生互毆的叫囂和導游、黑車司機胡來亂叫的腔調。
海南從1988年建省迄今已走過24年歷程。縱觀海南的發展建設,從高樓的成長,高鐵的延伸,高爾夫的擴展,到景區、小區發生互毆的叫囂和導游、黑車司機胡來亂叫的腔調。海南島,國際旅游島以什么形象呈現在人們的面前?本報記者將從各個不同層面,不同角度,不同領域來觀察海南,思考海南。我們先從“國際旅游島先行試驗區”說起。
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兩年里有一個最大的舉措就是要建立一個“國際旅游島先行試驗區”。這個“先行試驗區”已于2011年7月6日在海南的陵水縣掛牌了,但大多數人似乎都沒有看明白。
據報道,“國際旅游島先行試驗區”試驗的主要內容是:一、特殊政策試驗,包括免稅購物、體育彩票、西南沙旅游、航權、游艇郵輪水域開放、游客簽證開放等的試驗;二、開發模式試驗,以政府為主導、以市場為手段、以企業為主體、以對外開放和加強國際合作為途徑的試驗;三、體制、機制創新試驗,在試驗區內成立試驗區黨工委和管理委員會,代行省委省政府授予的行政職能,享受省級政府的相關行政審批權;四、產品創新試驗,主要是特殊政策的產品、滿足不同需求的產品、建筑風格獨特的產品、發揮獨特作用的產品以及服務管理標準國際化的產品創新;五、投融資模式創新試驗,設立服務于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新型投融資平臺,探索多元的融資渠道,探索適合園區發展的離岸金融業務等。
國務院批準建設的海南國際旅游島,是海南經濟特區優惠政策的擴充和提升,其特殊政策的受益面,從批準之日起就覆蓋整個海南島,沒有像中國推行改革開放政策,先東后西,先南后北,先沿海后內地,先進行試驗,后逐步推進的那種發展格局,而是一次性放權,讓海南一項一項地因時、因地、因勢錯落有致地進入建設程序,這是戰略上的整體推進。海南從1988年建省辦經濟特區以來的二十多年中,也確實落地了中央給予的一些優惠政策,在機構改革、經濟體制、社會結構、觀念意識等層面,都展現了不同于內陸的“特區面貌”:“小政府、大社會”,“一腳油門踩到底”。盡管在不少方面、不少領域有所遺漏和流失,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還是領了風騷之先,有所開創,有目共睹。可以說,中央把建設國際旅游島這樣在中國歷史上沒有先例、在國際上也為數無幾的重大決策交給海南省委和政府,是對海南綜合素質的充分肯定的。中央同意建設國際旅游島同二十年前中央批準設立洋浦經濟開發區有著層次的區別,前者是海南經濟特區層面的整體提升,后者是建設海南經濟特區的局部探索和試驗,在這個意義上說,建設國際旅游島,不存在什么先行試驗;如果還需要試驗,“建設海南國際旅游島”就還處于探索階段,不是“成竹在胸”,而還是在“摸著石頭過河”,摸到“石頭”就往前走,摸不到 “石頭”就往回走。這種心態,在中央關于同意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的決定中找不到任何影子。
“國際旅游島先行試驗區”設立在陵水縣一個名叫黎安的地方。從去年8月發布的國際旅游島先行試驗區試驗的五點主要內容看,這種“先行試驗”有些讓人無法理解。舉第一點為例:“特殊政策試驗,包括免稅購物、體育彩票、西南沙旅游、航權、游艇郵輪水域開放、游客簽證開放等的試驗。”這些政策是在一個“港口區”進行試驗,還是在這個“試驗區”制定有關實施細則?如果說,免稅購物、體育彩票、西南沙旅游、航權、游艇郵輪水域開放、游客簽證開放等政策的實施,需要從一個試驗區開始,且賦予一個先行試驗區省一級的決策、審批權限,只能讓人失言。而事實上,免稅購物、體育彩票、游艇郵輪水域開放、游客簽證開放等已經先后實施;這幾項政策的實施,先行試驗區無論如何描眉點唇,也不可能超越海口、三亞的條件,如果一定要搞先行試驗區,海口、三亞就是最理想、最具備條件的區域。至于西南沙旅游、航權開放等,不是海南省本身能夠伸手可及的。先行試驗區職能的第二點無任何創新內容,“以政府為主導、以市場為手段、以企業為主體、以對外開放和加強國際合作為途徑”還需要試驗嗎?這個經驗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海南已經形成。先行試驗區職能的第三點并非是政府分權,而是有疊床架屋之嫌,違背精兵簡政的機構改革原則。其實,在先行試驗區負責人員的任命上,就已經看出了這個軌跡。
建設國際旅游島有否先行試驗的必要?實施國際旅游島政策需要先行,但沒有試驗的必要。先行是為了探索路子,怎樣才走得穩當一點,這同試驗是兩碼事。比如免稅購物政策,需要在旅游重點城市三亞和海口先行,積累經驗,然后逐步擴大到一些重點旅游市縣,如文昌、瓊海、萬寧等,比較均衡地覆蓋全島,但不可能是全島免稅;全島免稅是另一種意義了,就是“自由島”,這是海南大部分人心中的夢。還有一些特殊政策包括文化娛樂、競技體育的特殊政策,也需要先行,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體現“國際旅游島”的特色。國際旅游島政策在海南島具有“普遍價值”,目標是既定的,明確的,不是在探索,而是在實施。
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必須認真總結我們在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授予海南經濟特區政策包括洋浦經濟開發區政策的得失,為何“得”了,為何“失”了。海南體改研究院在總結海南消化、使用中央給予海南經濟特區的優惠政策時認為,約有30%的政策得到使用,70%過期而作廢了,嚴重存在政策用不夠、用不足問題。中央同意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的決定中,每一點意見,目前在國內都是具有最高的含金量。如何把這大把“金”用好、用足、用到能讓海南閃光的點子上,是考驗決策者們的水平和膽略。在意識形態上,中國人有自己的價值觀念;在經濟上,則以西方作為自己的標桿。國際旅游島建設不僅僅是經濟的,也有文化的,更有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念的,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標桿應該是“國際”二字。我們的目光要超越南海,超越長城,這樣才能建設一個真正的國際旅游島。(劉宇)